2008年10月31日,一个名叫中本聪的人在密码学论坛的邮件组中贴出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
一种打破央行垄断的点对点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用电脑挖出了50个比特币。这时候比特币还只是极客圈里的一个新生事物。
一年后,一个影响比特币发展的重要人物登场了,这个人让比特币有了价格。
2010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叫Laszlo的程序员用挖来的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价值25美元的约翰棒披萨优惠券,这时候的比特币等值0.25美分。
在这之后,比特币交易所如雨后春笋涌现,挖矿也从CPU升级到ASIC芯片,还衍生出诸多信息平台,整个行业都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11年,比特币单枚突破1美元,2013年突破100美元,2017年初突破1000美元,同年11月比特币站上10000美元关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比特币突破20000美元!
随着币价的节节飙升,故事也进入了高潮,币圈众生喜怒哀乐都纷纷上演。
买披萨的Laszlo后来还继续挖矿,在不同时段卖掉了总计8万多个比特币。
如果他当初一个比特币也不卖,2017年他就是身价18亿美元的土豪了。
2011年,在上大学的小明(要求化名)在淘宝上以1块钱的价格买了100个比特币,然后在网上看毛片花掉了。
要是他知道比特币后来涨到12万人民币,估计肠子都悔青了。现在算算居然花了1200万看毛片,堪称史上最贵。
2011年有个女人觉得男朋友投资比特币是不务正业闹分手,2017年比特币疯涨,她又主动发去了要求复合的信息。好吧...
比特币的10年成长史,被无数大佬diss,被预言死亡NNN次,那些穿越牛熊市坚定持币的人,最终都变成了幸运儿。
当年以25美元披萨券从程序员Laszlo那里换来10000个比特币的服务员,他在2016年比特币价格涨至400美元的时候卖掉了,赚了400万美元!
2009年,KristofferKoch花27美元买了5000个比特币。一直放到了2013年10月,他卖了1000个比特币,在挪威奥斯陆富人区买下一套公寓。
2011年还在读研的老肖,校方安排他给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配一台电脑。老肖就给实验室的电脑配了5870显卡开始了挖矿,后来逐渐忘了这回事儿。
直到毕业后,有次回实验室看望导师和同学的时候,老肖发现这台电脑后台挖矿程序一直都在运行,打开账户一看,里面竟然有200多个比特币!
过去十年的比特币,买到就是赚到,而持有就是最好的投资。
就像巴比特的创始人长铗在2011年回答知乎问题时说的那样,手头有6000块钱想要理财,那就去买比特币。
如果这个题主真的听从长铗的建议,那么他现在应该也是一个土豪了。
很多中国人都是从这条回答开始了解比特币,而那些早期接触比特币并持有的人现在早已是这个行业里的翘楚了。
他们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英语老师,有的是分析师,有的还是在读学生,有的甚至是牛肉贩子,因为比特币,他们已经摇身一变进入了上流阶层。
比特币,缔造了很多草根的财富传奇,也让人性在财富面前扭曲。
有人执意认为自己应该拥有这笔财富,他们没日没夜地盯盘,成为“比特币瘾君子”,被家人送到英国爱丁堡的克雷格城堡医院进行“比特币瘾君子”治疗。
克雷格城堡医院
医院将这些比特币瘾君子安排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帮他们重新过上规律的生活。
或者他们可以会拨打“比特币热线”来倾诉心中的苦闷。俄罗斯Blockchian Fund公司推出了一条“比特币热线”。
心理专家们专门接听那些难以承受财富大起大落而内心充满焦虑的数字货币投资者,但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则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了。
这十年是一场比特币的奇幻大戏,也是金钱、欲望与人性的展演淋漓。
然而,这场戏还没有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