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13|回复: 0

推广四年普及率仅11%!数字人民币好处多多,为何老百姓不买账?

[复制链接]

129

主题

0

回帖

45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7
发表于 2024-4-12 13: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2021年,我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超过了132万个,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这听起来是不是挺多的?

但是,如果和仅一个季度就能达到40万亿交易额的微信、支付宝来对比呢?

但相比于中国庞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和用户基数,这些数据显得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数字人民币推广四年了,用的人还是很少呢?这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什么是数字人民币?与移动支付有什么区别?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由国家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不仅可以提高支付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社会成本,还可以促进金融普惠和监管创新,甚至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那么它和我们熟知的移动支付方式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要明确一点,数字人民币并不是要取代或竞争现有的移动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微信等,而是要与纸质人民币长期并存并与其他电子支付工具协调发展

因此,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或替代的关系,而是有着各自的定位和优势。从本质上来说,数字人民币具备人民币所有的功能,可与那些虚拟货币像比特币那样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它是国家信用的体现,任何商家或个人都不能拒收或折价接受。而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则是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的第三方平台,它们只是提供了一种转账或支付的手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它们需要依赖于银行账户或者虚拟钱包,并且可能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或服务费。

而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则采用基于账户的实名制,用户的交易数据和个人信息可能会被第三方获取或利用,隐私保护相对较弱。

从功能上来说,它可以不通过银行账户而进行转移,还支持离线交易。也就是说,它可以像现金一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近场通信(NFC)功能,实现“碰一碰”就能完成支付的便捷体验,而且不需要联网或者有网络信号。

而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则需要有网络才能完成支付,并且还需要经过银行或第三方平台的清算和结算,相对较慢和复杂。

数字人民币与移动支付相比有什么优势?

安全性是衡量一种支付工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数字人民币无疑是更有优势的。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最高的信用等级,不会出现跑路、倒闭、被盗等风险。

而数字人民币使用数字签名等技术,而且数字人民币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防止重复支付、伪造、篡改等行为,同时也可以抵御网络攻击和系统故障的影响。

相比之下,移动支付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移动支付依赖于银行账户和网络连接,然而,移动支付工具也存在着被盗刷、被冻结、被诈骗等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或泄露的风险。

另一方面,移动支付涉及到多方机构之间的资金清算,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支付失败或延迟。如实名认证、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来保护用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

例如,如果用户的银行卡或手机被盗或丢失,或者用户泄露了密码或验证码,那么他们可能会遭受资金被盗刷的损失。又如,如果用户遇到了虚假广告、钓鱼网站、欺诈电话等诈骗手段,或者用户因为违反了平台规则而被冻结了账户或资金,那么他们可能会遭受资金被骗取或无法使用的损失。

从隐私性方面来看,数字人民币也是更有优势的。根据央行的白皮书,数字人民币采用了“可控匿名”的设计原则,即在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等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隐私。

这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的交易双方是匿名的,但是央行可以通过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来追溯交易的真实身份和来源。这样既可以保护用户免受不必要的干扰和骚扰,又可以防止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相比之下,移动支付则存在一定的隐私泄露风险。一方面,移动支付需要用户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其他机构收集、分析、利用或者泄露,就可能对用户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移动支付的交易记录也会暴露用户的消费习惯、偏好、位置等个人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或者利用,就可能对用户造成安全威胁。

为什么数字人民币这么厉害用的人还是这么少?

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需要用户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才能使用。然而,据《526份问卷调查:大众对数字人民币知多少,会有多大接受度》显示,只有11.59%的被调查者使用过数字人民币。

其中认为“数字人民币支付和微信支付、支付宝体验感没有差别”的人占40.98%,而认为“支付宝、微信支付更好用”的人也占很大一部分。

这说明用户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对其特点和优势还不够清楚。同时,用户对数字人民币的接受度也不高,很多用户觉得没有必要使用或者不信任数字人民币。

所以用户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的是数字人民币还没普遍的主要原因。而且数字人民币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目前,数字人民币主要通过发放红包、开展试点等方式进行推广,但这些方式并没有形成持续性和广泛性的影响力。

应该在商铺和商超等地方大量投入,很多用户只是在收到红包或者参与试点时才会使用一次或几次数字人民币,并没有形成习惯或者兴趣。而且,这些方式也没有有效地传递出数字人民币的核心价值和优势,让用户感受到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必要性和便利性。

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和体验还不够丰富。目前商店等支持数字货币支付的数量还不够多,很多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还找不到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场景或者需求。还有很多用户对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还不够放心,担心数字人民币会被盗用或者泄露个人信息。

尽管数字人民币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性和隐私性,比如,使用密码学、防篡改、可控匿名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比较复杂和晦涩的,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宣传和引导来增强信任感。

就像当时的反诈骗APP一样,刚开始时没人下载,后来它的作用和能力得到了人们的了解和认同,才慢慢普遍,现在相信大多数人的手机上都有。而数字人民币正是这样的情况。

移动支付的竞争力和惯性难以撼动,要知道在我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和成熟的支付方式,其市场规模和用户基数都非常庞大。

根据《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8.6亿人,同比增长4.5%。

其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5.6%和38.8%。这些数据说明移动支付已经深入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一种习惯和依赖。

为什么拥有相同功能,而移动支付能够占据如此大的优势,究其原因还是移动支付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普惠性,毕竟作为当前最普遍的聊天工具,哪一个人的手机中没有微信,而且既能聊天还能支付,这使得人们很难适应换个软件支付。

所以移动支付具有很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移动支付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了充分的信任和认可,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和黏性。

但毕竟数字人民币还在试点阶段,还没有全面推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数字人民币的逐渐了解,人们会喜欢上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的,这只是时间问题,在未来,它们可能会形成一种互补和协同的关系,共同为国家、社会、个人、商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便捷、普惠的支付服务。

参考资料:

1. 央行:数字人民币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人民币发行流通——澎湃-2020-04-19

2.来看白皮书!系统解答你对数字人民币的好奇——新华社-2021-07-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全球区块链交流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2 17:32 , Processed in 0.31542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