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大量部署在传统数据中心、云内的基础设施(存储、计算、网络)将不可避免地被推出机房,重新部署在边缘和终端设备上。
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大量边缘设备缺少机房的物理屏障,并且部署在防火墙外,将面临严重的安全挑战。同时,传统的中心化管理方式难以在物联网时代有效工作,物联网时代的边缘与终端设备数量巨大,单一中心服务器或集群难以有效管理如此大规模设备,中心化系统面临严重性能瓶颈。
所以这个时候,区块链最显著的数据永久保存和防篡改就派上了用场。幸运的是,作为大规模分布式去中心化系统,区块链通过哈希链及共识算法,提供了数据永久保存及防篡改特性,可以有效地辅助物联网解决各类安全问题。此外,通过有效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亦可以构建去中心化文件系统、去中心化计算系统等,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下面来提供区块链+物联网的有趣例子:
去中心化身份:
物联网时代,设备及用户的身份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不同组织机构签发的身份需要在物联网中互联互通。身份信息不应该由单一的中心化机构控制。
区块链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去中心化的身份管理,把身份的所有权还给设备或用户本身。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统是目前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如Decentralized identity Foundation,Sovrin 。
Dell EMC在去中心化身份领域亦有深入研究:通过将IPFS与区块链结合,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身份管理解决方案。
Figure1一种去中心化身份实现方案。使用区块链技术将人类可读的ID与公钥绑定,并去中心化地存储在区块链上,永久保存。每个ID对应的证书信息可以保存在IPFS上。
去中心化访问控制:
使用区块链(如以太坊)替代传统中心化服务器,实现去中心化访问控制。
物联网数据可以保存在去中心化文件系统,如IPFS上。
IPFS通过ACL代码,连接以太坊网络,通过运行在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实现去中心化访问控制。
增强IoT数据置信度:
通过与戴尔科技边缘计算开源项目EdgeX Foundry 结合,区块链可以帮助提高IoT数据置信度。
IoT设备产生的原始数据可以记录在分布式防篡改文件系统(如IPFS)之上,而对应的元数据则可以记录在区块链之上,实现数据可溯源、防篡改。
结语:
一言以蔽之,区块链通过构建去中心化系统,可以为物联网提供基础设施架构支撑,并帮助解决物联网中无处不在的安全问题;而物联网则给区块链提供了大量的落地场景。
关于我会
中国流通行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经中央批准成立、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简称中国流通行业管理政研会,对外交往名称为中国流通行业文化管理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指导部门为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政研会。研究会主要职能是开展全国商业、粮食、物资、供销流通行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承担国务院国资委、中国政研会、国家相关部委等委托交办的政治和经济工作任务。
区块链工作委员会,作为政研会的二级机构,将面向全国流通及上下游领域的相关行业机构开展政研会交办的各项工作;重点发展区块链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培训、供应链改造、参与“加快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模式,加快数字化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等项管理工作的推进。
中国流通行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区块链工作委员会
|